將于7月1日開通運營的寧杭高鐵,為上海、杭州、南京三座長三角核心城市補上了最后一條“邊”,“高鐵三角”就此橫空出世。
從規模而言,長三角僅僅是世界第六大城市群,但變身“高鐵三角”后,有望成為區域內交通全球“最快”的城市群,成為城市化品質提升的新樣板。在先期開通的滬寧、滬杭線中,串起的是長三角的“財富重鎮”。有資料顯示,整個江蘇省的財富,六成以上產自于滬寧鐵路沿線。
而最新開通的寧杭線,從走向來看,連接的是整個長三角的“西部腹地”。全線設南京南、江寧、句容西、溧水、瓦屋山、溧陽、宜興、長興、湖州、德清、杭州東等11個車站!柏灤└沟,有利于產業均衡布局,挖掘長三角西部的經濟新增長點!遍L江三角洲城市發展研究中心秘書長陳宏毅說。長期從事長三角區域經濟運行跟蹤、分析和研究的無錫市統計局發布的今年一季度長三角地區經濟發展分析報告顯示,長三角16城市當期實現地區生產總值20877億元。同期,全國國民生產總值為118855億元。這意味著,長三角以全國2.2%的陸地面積,創造了全國17.56%的GDP。
在6月26日召開的第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三次會議上,國家發改委主任徐紹史作了《國務院關于城鎮化建設工作情況的報告》,首次明確了我國的城鎮化路徑。
《報告》認為,以城市群為主體形態,就是要以大城市為依托、以中小城市為重點,逐步形成輻射作用大的城市群,促進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鎮協調發展。
浙江省鐵路投資集團公司董事長余健爾認為,建立以公共交通為導向的城鎮開發發展模式,積極發展聯系中心城區與周邊城鎮的快速、大容量、公交化的鐵路客運網絡,對新型城鎮化建設的“品質提速”意義重大。
相關專家表示,隨著“高鐵三角”時代到來,長三角城市群的交通硬件系統甚至在某些方面趕超了世界其他五大城市群。在軟件層面,則有望通過人流的加速流通,帶動觀念的變革,打破隱形的“行政壁壘”,在體制機制創新層面構建新的“鐵三角”,真正實現與世界級城市群的“等量齊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