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工程院院士李伯虎在7日舉行的第二屆中國(寧波)智博會“智慧城市高峰論壇”上提出,智慧城市是未來城市發展的方向,在探索建設過程中要注重系統工程、以人為本等5項原則。
李伯虎認為,所謂智慧城市,是在科學發展觀的指導下,以創新為驅動,以人為本,借助新一代的物聯網、互聯網、云計算等先進的信息技術和城市管理技術深度融合為手段,對城市的基礎支撐、資源環境、社會民生、產業經濟、市政管理領域活動中的人物環境進行智慧化的感知、互聯、協同和處理,從而創造出的一個和諧、安全、高效、幸福、持續發展的城市生態系統。
“之所以要建設智慧城市,顯而易見是因為在城市化進程中,城市基礎設施、資源環境、社會治理等方面面臨一系列問題,尤其是這些系統之間的關聯所帶來的問題,比如說信息不整合,資源利用率低,頂層缺乏統籌的決策分析等等,給城市的運轉帶來一系列重大問題!崩畈⒄f。
李伯虎認為,在具體建設智慧城市過程中要注意如下5個原則:
第一,要注重系統工程,科學構建智慧城市,使智慧城市能夠統籌規劃、綜合集成資源,總體效果能夠最好,并且使智慧城市的產業經濟、市政管理、社會民生、資源環境和技術能夠得到高度智慧管理。
第二,要在開展物聯網、云計算等新一代信息技術基礎上,來推進工業化和信息化的深度融合,實現工業社會向知識社會的轉型過渡,實現創新型國家的目標。
第三,要強調優化配置,構建兩型性社會,就是資源節約型社會和環境友好型社會,努力統一實現人、物、環境的協同共享、優化配置,以此來發展我們城市的產業經濟、市政管理、社會民生。
第四,以人為本,科學化管理,從而以更加精細和動態的方式來提升政府的行政服務效能和管理模式,增強城市的綜合競爭力和品牌影響力,實現創新社會管理。
第五,整合和共享提升城市基礎支撐的建設,以最大限度的開發整合和利用城市各類信息資源為核心,推進實體技術設施和信息設施的整合共享,從而提升城市各個領域智慧環境的充分應用。(完)